校长笔记(2018年12月)(1)

来源:南山中英文学校 作者:兰金仁校长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一)

 

人生是需要设计的,人生的设计最好从儿童时期开始。

曾经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年轻人在重点大学读完本科之后,又读了研究生。毕业了。回到家里,等着爸妈给他找工作。结果呢,高不成、低不就,好几年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却找了个女朋友,也住在家里。有天晚上,大家都在沙发上看电视,儿子在茶几上拿了只苹果,慢慢地削,削完后没有递给坐在左边的母亲,没有递给坐在自己右边的父亲,递给了坐在对面的女朋友。接着,又拿了只苹果,慢慢地削,削完后,慢慢地自己啃了起来。

老两口神情暗淡地起身来到大街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多孩子被父母牵着,匆匆忙忙地赶路。 显然是去参加培训班。这种场景他们太熟悉了。他们也曾经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各种培训班。他们曾经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儿子的身上,他们的儿子曾经是自己的骄傲,小学读的是重点校,中学读的也是重点校。每当儿子写作业时,他们也会给儿子削苹果,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他们从来都是把苹果切成小块,方便孩子用牙签一块、一块地吃。后来,儿子考上了全国著名的大学,他们曾经迎来多少同事、朋友和邻居们羡慕的目光啊。他们夫妇曾经是多么有成就感啊,可是现在呢,再看看他们自己,突然感觉到自己这一生过得多么失败。

他们能预感到自己的生活,他们除了要安排孩子的职业之外,还有将来的婚姻、家庭、房子、等等。当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之后,也就是有了孙子之后,他们还要再来一次同样的循环。难道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吗?

从事教育时间长了,就喜欢把所有的事情跟教育挂上钩,跟教育的本源挂上钩。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教师、父母看起来非常重视教育,但实际上却是在做“隔靴挠痒”的事情。也就是说,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而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却做了很多、很多。公安部有位搞犯罪心理学的专家说,西方的语言文字里有很长的句子,他们说话、写文章,常常是从句摞着从句,而我们的语言则都是短句,一句话讲完一个意思,接着第二句话。 长期短句的使用便形成了我们的一种“短视”的习惯。大家都把所谓的起跑线看得那么重要,把那个暂时的考分看得那么重要,把自己孩子在同学中的排名看得那么重要,而对孩子长远的前途和长大以后的发展却毫不重视。从来就不去思考。

孩子们长大后是要进入社会的,是要建立自己家庭的,他们不可能永远呆在父母的身边,而将来的社会是要变化的,将来的社会要变成什么样?孩子们将来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去适应那个正在变化着的社会呢?这些问题,是我们家长,尤其是有很高文化层次的家长,很自然都会产生焦虑的问题。 

正因为长大后孩子们是要独立面对社会,建立自己家庭的。所以,在很小的时候,

我们有没有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去麻烦别人,不麻烦别人就是自己有能力的表现?

我们有没有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你应当学会感激?

我们有没有告诉孩子,在学校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教师的权威?应当学会讲道理,学会照规矩做事?

我们有没有告诉孩子,在班级群体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和同学们建立起友谊,要诚实、守信,学会在同学中交朋友呢?

我们有没有告诉孩子,不要光看到他人的缺点,更加不要专注于他人的缺点,议论他人的缺点,而应当学会看到他人的优点?

这些都是在儿童时代必须要学会的东西,它和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社会规则相匹配,是孩子们将来长大,进入成人社会之后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二)

 

我校曾经有位美籍教师叫John。 他在我校工作了五六年之后,决定回美国去。在回去之前找我谈了一次话,谈了工作上的事情之后,他跟我说,他此次回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觉得他如果再不回去,再不躲开自己的岳母大人,他的两个孩子就毁掉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娶了个中国四川太太,他的两个孩子都由那位从四川来的岳母带。他说他的这位中国岳母每天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吃,追着孩子喂饭, 整天都围绕着个吃,eat, eat, eat! 他说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把“吃”看得那么重要,好像不关心孩子吃,孩子就会死一样。他说他的孩子一点正正经经的教育都没有得到。没有独立吃饭的习惯,没有学到健康的行为举止,没有游戏和有趣的活动。

我笑着跟他说,我们中国人,尤其是贫困农村出来的人们,刚刚从贫穷和饥饿中走出来,过去那种对饥饿的恐惧感还没有完全消逝。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有位美国的富人,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捐出去,做慈善,而只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点点教育所必须的费用。为什么呢?他说,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坐享其成,如果他一辈子坐享其成,他就会尝不到做人的真正的滋味。那样对他是不公平的。 

我知道,这个美国人说的话,在我们中国很多有钱人的心里也许泛不起什么浪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短视的习惯。将来,等到自己老了,发现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的时候,直到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毫不在乎,而对自己的衰老却毫无怜悯之情的时候,再回忆起这样一段话,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悔之晚矣。 

 

(三)

 

关于人格健康的问题。

容格在他的《性格哲学》这本书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格从一出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存在的,它就像花蕾一样,虽然没有长成、张开,但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都已经固定了。而正因为它没有长成、张开,所以它还是个谜。

这种人格又叫做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人的所有的思维方法、感情以及行为表现。无论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可是,虽然这种精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保持它的完整性。由于家庭、环境的作用,它有可能分裂。一旦出现分裂,那么一些精神的碎片就会导致人格的扭曲。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孩子,他在家里看到父母吵架,甚至动手,剑拔弩张。他不知道自己应当站在哪一边,他变得十分无助,这种现象如果偶尔出现,孩子还可以自我调节,但如果作为一种常态,那就很糟糕了;再比如,在学校里面,在集体生活中,孩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伙伴,有自己的尊严,有老师作为他的权威的领路人。当他偶尔与同学发生纠纷时,他会找老师寻求帮助。 这时候,即便会出现一些委屈,也很正常。孩子会到老师那里去寻求帮助。可是,有的时候,家长会直接出面干预,并且,还会与老师发生不愉快的对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因为他本人并不希望出现那样的结果,他本人也许在同学伙伴中感到羞愧,可是他没有表达的能力,更加没有表达的机会。这样,也会对他原本的人格特征产生影响。

北京中关村二小所发生的那件事情就是这样,男孩子之间开了个比较过分的玩笑,就把它搞到网上去,说是校园暴力。于是,全国都开始警惕所谓的校园暴力。搞得孩子压力很大。 

应当重视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逐步成熟的过程,即社会化过程。

我们预备班在选班长的时候,一开始是轮流,人人有机会来尝试一下,但到了后来,就必须要进行民主选举了。轮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大家了解自己,以及自我了解的过程,大家都一样,机会平等。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实践当中,看谁有怎样的性格倾向。这就是儿童心理学所说的“性向”。“性向”为我们了解孩子能力的发展倾向提供帮助。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这样的性向,就没有必要去强迫。强迫只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人的能力是有不同方向的。 

也有些有趣的现象发生,我听说有些孩子,为了能选到班长,从家里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分给同学,拉拢选票。这是很有意思的探索。不管他成功还是失败,他自己都在探索。关于这类活动,我们主张老师不要干预。可是,我听说有些家长就喜欢出面干预,希望老师能给自己孩子一个班长当当。 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在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阶段比较重要,一个是他的社会化的过程,另外一个是孩子个性化过程。当一个孩子进入集体中之后,他最早发现的问题是,原来,学校和家是不一样的。自己在学校、班级里并不是中心,自己是和别人完全一样的个体。当他很快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就开始成熟了。于是,为了与大家和谐相处,他就必须考虑别人的利益和要求,他不能只考虑他自己。他必须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他还要主动地去关心别人,这就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过程。也叫做社会化的过程。真正做到这样的孩子,将来就会具有相对比较成功的人生。但遗憾的是,有些人不仅在小的时候没有完成这个过程,即便到了成年之后,还没有完成这样的过程,还处在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因而,他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到处都布满了悲哀的陷阱。 

除了社会化过程之外,还有个过程就是个性化过程。它发生在中学以及后来的时期。我们曾经为中学生做过这方面辅导。个性化就是让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都浮出水面,使它们交融在一起,从而让自己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真正的主宰。这就叫做个性化过程。 当一个人真正达到个性化之后,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即便在将来遇到了生活的危机,这样的孩子也能守住自己的心理防线。 

假如大家对自己的孩子真正地负起责任,就不会对孩子们放任自流。不会说,只要他快乐就行了,不是的。人这一生都生活在关系之中,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有理性的引导,必须照顾别人的需要和尊严。否则,就会引起所有人的反感。你也就不会顺利和快乐。

我们学校开展的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孩子们逐步成熟起来,为了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中学会做人。因此,我们一直都主张: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都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