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进生共同成长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凡是人,皆须爱。我是一个教师,也是一位母亲,我感觉到每一个孩子,既是我的学生,也仿佛是我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里就会涌出一股怜爱之情。这么一些年来,不管班级里来了行为习惯多么糟糕,学习成绩多么烂的孩子,我从来不去找领导要把这个孩子转走,或者动员、示意他的家长转学,更不会讨厌他、排斥他。我想:不管他多差,他的身上总是有优点,他那么小,总是要有学校收留他,有老师接受他,不可以把他拒之门外。我碰到他了,是缘分,那就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我们当老师的都深有体会,好学生教100个都不累,后进生一个都够操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在工作中我遇到过很多问题学生,怎样来看待这些孩子?怎样来转化他们?今天我就“与后进生共同成长”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所做的点滴工作。
对待后进生,我们要宽容。在班级里,给他营造一个生存的空间。不要让大家都产生讨厌他的情绪,要随时随地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去引导同学们养成宽容、大度的气量。说一件从教数十年遇到的事。我班有个孩子在家里爷爷奶奶特别宠爱,所以很任性,他可以打爷爷、奶奶的。家长认为孩子小,都不在意,后来就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来到学校也是这样对待同学。班上有十几个同学被他乱发脾气打了。同学向我反映情况,我在总结课上对他进行了批评,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没想到他两手往腰上一叉,脚一跺,朝我飞快地跑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一拳头就落在了我的身上。这一下好了,捅马蜂窝了。不用我说什么,全班同学不依不饶了,有的说:“哇,老师都敢打。”有的说“校长会开除他了。”而大部分孩子说:“我们不跟他玩了,他真坏。”……同学们愤怒的声讨起来,真是众怒难挡。这个孩子当时就蔫了,不知道怎么办了。不过,这个孩子有个特点,很诚实。等大家静下来以后,我要他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家长,回家后好好想想错在哪里。回家后他真的告诉了家长,家长也对他进行了教育。第二天他写了一份检讨书,当着大家的面,主动向我道歉,还要同学们看他今后的表现。我当堂原谅了他,还表扬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他,要同学们仍然做他的朋友。老师对他宽容、大度,全班同学也立即效仿,都表示原谅他,会继续和他交朋友。那孩子从心底里感激老师。从此他改头换面,对同学团结友爱,热心为大家服务。对老师无比尊敬,不但爱本班的老师,还爱别班所有的老师,见到老师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又是喊,又是亲热地拉着你的手。下了课,只要你在教室坐着改作业,他一定会跑上来为你揉揉肩、捶捶背,那份童真,那份真诚,会让你感到非常欣慰。后来那个孩子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了。老师的一次宽容,造就了一个阳光的孩子,还在全班孩子心中播下了宽容的种子,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填写上了美好的一页。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随时随地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去引导学生,先教孩子做人,再教孩子做事。比如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嘲笑别人,每天的乐趣就是找别人的短处。一旦抓住,乐不可支,在课堂里起哄。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当时是受了一些干扰,一不留神,把句中的“葡萄”写成了“萄葡”。这一下那个爱嘲笑别人的学生可来劲了,他拖着声音大叫:“哈哈!世界上竟有“萄葡”这种东西,太可笑了!老师,你也太粗心了吧……”有唯恐不乱的征兆,引得许多同学都呼应起来,笑得可开心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呢?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先承认自己的粗心,接着指出大家用嘲笑的态度来对待老师的错误就不对了。于是,我要同学们想一想,每天都有很多人写错别字,老师嘲笑过你们吗?一下子,班上安静了。这时我要大家说说,同学们犯了粗心错误,老师是怎样做的。懂事的孩子就开始发言了:有的说,老师从来不嘲笑我们,发现了错误就指导我们订正;有的说,老师帮我们圈出来,在本子上写一个正确的字让我们照着写几遍;还有的说,有的人写字反反复复地错,老师就反反复复地帮助他……学生说到这个火候上,我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谁都会有过失,包括老师,在犯错时受到别人的嘲笑,心里会很难过的。我们对待别人的过失要包容,体谅,要真诚地去帮助。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听了老师的现身说法,不仅那个孩子触动很大,全班同学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大家都明白了做人的又一道理。现在嘲笑别人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班上还行成了良好的风气:别人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奖励,大家都会真诚地用热烈的掌声祝贺;有人遇到了挫折,大家都会主动地上前安慰。
遇到了自私的孩子,我也同样找准机会教育他。我班有个孩子特别自私小气,小气得连借一支铅笔都不舍得借给别人,每当别人需要借东西时,他第一个反应动作就是双手按住自己的东西。元旦班级开PT时,其他同学都给每人准备了至少一份食品,可他只带了一包1块钱一包的酸梅粉。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把准备好的礼物分发给每位同学,充分享受“给予”的快乐,一转眼间,每个人的桌上都堆满了礼物。这个小气孩子用手指捏了一点酸梅粉末,在每人桌上撒上一丁点儿,感觉就是在桌子上撒灰尘。人好就好在有自知之明,在这种大团结的气氛中,他自然而然的矮了一截,在人群中躲躲闪闪。我把他拉到身边,要他说说当时的感觉,他只说了一句:我下次也要向其他同学一样。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我也说不清,反正感觉不好。我说让老师来告诉你一个做人的道理:“给予”永远比“拿”快乐。孩子听了点点头。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开始在变了,从以前的任何事坐享其成到自觉地给同学分早餐,自觉地摆桌椅,自觉地扫地等等,就像换了一个人。在上次为贫困山区捐赠活动中,他积极捐献了几大包衣物及学习用品。我也由此而感慨,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感觉是自己和这些后进生一起在成长。
对于学习差的孩子我做到不放弃,不焦躁,不怕苦,不怕累。我利用点滴时间去帮助他们。早上我早一点吃完早餐,去帮助自接的孩子,自接的孩子一般来得早,我在吃早餐这一段时间去帮助他们,课间有针对性的帮助一两个同学。对特殊的孩子,睡前十分钟也充分利用。我还让孩子有不会做的家庭作业题目,随时可以打电话问我。除此之外,我请成绩好的同学自告奋勇当小老师,一对一帮助他们,谁进步了,小老师和进步人都要表扬,还会得到奖励,奖励有时是精神上的,有时是物质上的。这是发动同学互相帮助。在座位安排上,我也用心良苦,方方面都要考虑,让座位达到一个最佳效果。最重要的是课堂上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一旦发现闪光点,就拿起表扬的武器,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总之,不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对任何一个差生都没有放弃过,一分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次,有个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家长对我说,他想把孩子转到公立学校去,在这里每次都拖我的后腿,真不好意思。我听了没有一点感到高兴,而是为他担心,劝他别转,因为到了公立学校,学生多,老师顾不过来,这孩子反应慢,会受到歧视,更没有自信心,他的学习只会越来越差。我的真诚让家长很感动,他说我对成绩这样差的孩子都挽留,真谢谢我。他就听了我的建议,一直没有转学。
还有个孩子住在学校隔壁的“汇雅苑”, 脑子比较笨,家长报了名,交了钱,孩子却死活不肯上学,在我们学校地上滚打了半个多月,父母、外婆毫无办法,只好作退学的打算了。说心里话,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自己的教学就多了一份轻松。但我看到这样的人家,很同情,因为父母都是香港那种底层的人。我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先别退学,学位我给你留着,在家里慢慢等候,等孩子有转变后,再作打算。一个月以后,这个孩子愿意上学了,虽然功课拉下了一截,花了很多时间给他补课,但挽留了一个孩子,结了一个善缘,比什么都值。再说这个孩子品德很好,爱劳动、爱集体、守纪律、为人谦让,情商很高,在做人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这还不算,这个孩子的外婆还成了我们学校的义务招生宣传员,在小区以及她的朋友生活圈里,到处以她的外孙为例,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如何如何好,还真动员了好几个孩子上我们学校。原来做一件好事会有那么多的连锁反应。帮助后进生,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真谛,我也同样和后进生一起在成长。
其实,当老师、当班主任,只要起心动念想到的是关爱孩子,亲近孩子,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他会从心底里喜欢你。时间长了,任何孩子、任何家长都会被你感动的。因此我们在任何家长面前都能骄傲地挺起胸脯,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回忆教学往事,都会很愉快的。今后的道路还很长,明天还会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还想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心理教师点评]
什么是爱?爱的伟大在于,你首先想到的是你所深爱的人或物。面对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甚至是公然嘲笑、故意殴打老师的学生,王晓云老师想到的不是自己更加轻松教学管理,也不是自己的 “尊严”,而是为她深爱的孩子们设想。如何才能使其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加健康地成长。是啊,“老师的一次宽容,造就了一个阳光的孩子,还在全班孩子心中播下了宽容的种子。”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王老师用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为我们诠释一个教育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