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2年04月08日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2、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教学设计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正如南国农教授所说的“依靠两支翅膀,一支是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支是现代教育思想,靠一支翅膀,飞不起来,双翼才能腾飞”[6]。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课程以需要为基石,从社会需求出发设置课程,以人的自我实现的人格理想为课程设计的核心;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将教育内容与方法植根于情意的土壤中,强调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统一;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及社会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的多样性,有正规学术课程、社会实践课、自我觉醒课和自我发展课程。这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相一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两者都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真实问题教学的重要性,把学习的目标落到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最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决策过程与操作过程[7]。教学设计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前导和定向功能,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资源用来支持学习,而非用于支持教,重视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交流,尤其注重基于网络的学习情境创设和教与学策略设计。适于网络教学的教的策略有抛锚策略 

  、支架式策略、十字交叉形策略、建模策略、教练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小组评价策略、反思策略;学的策略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迈克卡Mckeachieal等人,1990),尤其不能忽略资源管理策略 

  。

  3、表现形式多样化 

  l 教学内容多媒体化和情境化 

  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基于 WEB的多媒体教学将是网络教学的趋势。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如美国的达顿私立学校,建立了大量实景模拟场景。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古代中东亚述国的历史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电脑进入数字图书馆中的虚拟亚述国的遗址进行挖掘工作,然后撰写一篇关于东亚述国的论文。在挖掘时,一切都像真的一样,那些珍珠、象牙等文化被学生一个个挖掘了出来,甚至还可以听到沙沙的挖掘声,此时学生们俨然成了考古学家,个个激动得像伟大的发现者。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东亚述国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l 交互方式多样化 

   交互有同步、异步形式,交互方式不仅是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讨论区、BBS等,还将出现基于文本和图像的电子白板、应用进程的共享等方式。

  l 导航系统便捷化 

  一个适于自主学习的便捷导航系统应该至少包括:课程结构说明、课程的层次或网络目录结构(如网大的课程结构)、学习历史与状态记录、课程和学习单元快速链接、便捷的资源检索、导航帮助等。

  4、加强规划,注重绩效 

  建设网络课程要从社会、学习者角度考虑绩效问题。 

  首先,课程是否对社会的发展有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网校应该从社会、国家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校网络学院应注重科学教育课程,中小学网校应更注重课外活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可参考美国大学联合开发课程的做法,如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开发课程供三个学校的学生或校外学生进行网上学习,走强强联合之路,联合我国教学、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学校、特色学校和公司,共同开发优秀网络课程,加强管理,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获得自身的发展,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发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和课程进行评估,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行修正、调整,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注释: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第177页

  [2] 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育技术通讯、2000.10、202.112.88.32/show/ysq/net_course.htm

  [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7卷、第63页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第3期

  [5] 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6]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7] 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