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2年04月08日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摘要】 随着网络教育的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就结合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探讨了网络课程的概念,对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一些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课程、网络教育、网络资源、课程开发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网络教育有三大基础:硬件、软件和网络教育资源。随着Internet技术及其向宽带、高速、多媒体化方向的快速发展,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将逐渐弱化,教育资源的优势必将越来越重要,最终将决定网络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网络课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使教与学活动产生了时空的分离,教师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学活动围绕着网络课程展开,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是课程,其次我们强调它必须具有网络的特点。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1]。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育的适应性得以大大加强,网络课程要充分体现网络的这一特点,构建多媒体化的接近真实生活的自主、协作学习情境,能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开放性。总而言之,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2]。

二、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
  网络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1. 政策现状 

  教育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重点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并实现资源共享。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将在2年之内,重点规划建设200门左右基础性的网络课程。该工程的第一批项目已经准备立项,第二批项目已启动。今年4月29日,“现代远程教育联合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准备在年内推出一批包括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在内的系统网上课程。

  2、研发现状 

  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原则、技术规范、方法等,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稿)》,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方向。在实践方面,31所高校的网络学院和各中小学网校都在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如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4个专业设置了57门网络课程,清华大学网络学堂仅2000年秋季6个专业提供42门课程,其它高校也正在开发大量的网络课程;中小学网校则更多,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小学现行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但是开发网上课程时,教师与课程开发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主要负责网上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而网上课程的建设则是技术人员的事情。

  3、应用现状 

  按照金伯格(Ginsburg ,1998)等人的分法,网络课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以及与其他的有关教育网连接;第二代是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代是除了第一代、第二代外,还要求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或MUDs(MOOs)系统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当前世界网络课程已正向第三代发展。我国的网络课程大部分处于第二代,有一些还处于第一代,只有极少数高校网络学院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如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的网络学院。基于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高校网络学院都在其他省、市开办教学点,部分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已开展网络教育一些高校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比较有名的中小学网校的网络课程建设进行了网上调研,发现他们的网络课程建设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