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解放前的居民防火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01日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杭城屡见大火,市民重灾。明朝中后期,民间自发组织市民,夜间巡查火警。巡警夫役初多为壮年市民,每夜轮流击柝(敲梆)振铃,通宵达旦,使市民不致疏忽。后因影响市民次日工作,改为出银雇役,按户贫富分为三等捐钱雇役防火,俗称“间架钱”,雇募总甲、火夫任巡夜差役,在民居密集之处,建立防火墙,不致延烧邻居。凡遇风之日,寺庙佛堂、藏书楼均置一人轮换值巡。行至十余年,移用雇役火夫钱,又由壮年市民轮流充任巡警。至明末,防火复废。
      清初,杭城形成防火风俗,每年冬至至十二月底止,大街小巷仍以保甲、民更唤呼“寒冬腊月,楼上楼下,灶前灶后,鸡钟烤笼,一街两岸,各家火烛小心”。雍正年间,两浙总督李敏达于省城玉皇山(称玉龙山、亦称育王山)巅开凿日月两池镇服火龙,在山腰七星岩前排布亭畔,夏鼎周鼓按北斗星座铸置铁缸七只(名七星缸),缸上符篆圣诰祝辞,建立福星观,有月给斗阁道士挑水辛工蓄水,立碑示、碑台以取水胜火之义,以压火灾。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六月,杭州火灾频繁为患,引起地方官和普通市民的严重关注。杭州府仁和县令提出《火灾私诚》:“宣禁民以竹编壁,并有板壁者”。建议用砖建房,根治火灾,“凡造屋者,以复砖为垣,单砖为壁,厚砖为奠,薄砖为荐,一室之中惟栋梁椽柱是木”。乾隆十七年(1752年),浙江省颁布《治浙成规》,规定:“杭城点心,木作,熟面、酒坊等店铺,向烧松柴茅草,责令店业主每逢三、六、九日,勤加扫除,多置水缸,贮水防备”。时,城内各处兴挖公私用井,取水防火。嘉庆己卯年,重修玉皇山七星铁缸。
      道光三十年(1850年),省城保甲局组织民更防火,夜有更夫(官梆)在街头巷尾敲更。民间,在每年火神和龙王生日之时,各祭一次“分龙日”,即分别于农历四月十八日和五月二十日备香烛三牲去元帅庙和佑圣观庙火神殿祭龙,消灾,成为杭城民间防火风俗。咸丰年间,兵乱毁废七星缸,于同治八年(1869年)复修,重立碑示、碑记,铸七星缸梵音经文,制服火龙(灾)。光绪三年(1877年),因大街闹市店户繁多,每段(上城、中城、下城共18段)仅设一人巡更(称官梆,更夫工钱由地方官府出资拨付)不够,各店公议出资(梆费),每月终汇交地保,另雇添更夫。凡巷弄必设一人,称义梆(民更)。次年冬防(每逢九月中旬起循例办理冬防至翌年二月初一日撤防),保甲局改定新章,雇夫支更,按段司更,每段设立义梆、添设更夫15名,公举每段一名绅士专司其事,并由绅董带同地保向各铺户居民收交梆费,每日大店缴十文钱,小店缴三文钱,支付绅士薪水、更夫辛工及巡夜灯烛等费用,共添设更夫300名,更锣300面,更楼300间。值农历十二月初一日起至十五日止,每夜均由地保游巡督察更夫,察查火患。时大街小巷以里为界,于黄昏后或以二鼓起更至五更,民更击柝声彻夜不绝,每一更更夫巡游三次,呼喊“火烛小心”,司报时(更)、防贼、防火之职,直至建立现代警察,民间仍继续沿用,成为杭城民间习俗。后改为每夜敲梆打锣呼喊,为每冬至、春节过,里巷有人手敲竹筒喊话,隔三、五日向各家索平安钱或平安米。居民家家户户设太平水缸,常年储水、备扑救火灾之用。
      民国18年(1929年)5月,杭州市公安局向市民发出《布告》,劝导民众(商铺业主),自备灭火机及太平水缸、水桶、水枪、水斗等防火器具。一户无力购置者亦可二、三户合办共用,改良建筑材料和建房结构,建房须用不燃质料,五间以上房屋并建公墙(俗称风火墙)一座,灭除火患殃及邻宅。